1. <tbody id="y0n05"><nobr id="y0n05"><input id="y0n05"></input></nobr></tbody><strong id="y0n05"><acronym id="y0n05"></acronym></strong>

          1. 養鵝護理注意要點

            海玉 1715閱讀 2020.07.25

            【導語】: 養殖業從來都是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養殖的方式也有多種,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下養鵝的一些護理注意要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新手養鵝要注意什么

            1、雛鵝的選擇
                  在剛接觸養鵝的時候,雛鵝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冬季溫度低的時候,要以個頭大、健壯、生長速度快切抗逆性強的雛鵝為主,保證雛鵝能夠抵抗寒冷的冬季,而且生長速度快的話,能夠提早上市時間。我們在挑選雛鵝的時候,可將鵝的脖子抓住,如果雛鵝的雙腳很快就縮回去的話,那么這便是一種比較健康的鵝。要注意不可選擇肚皮大,歪頭的鵝,這種鵝的生長能力一般不是很強。
            2、環境控制
                  雛鵝在剛剛破殼的時候,其體質是非常差的。如果溫度過低的話且沒有做好保溫措施的話,那么雛鵝極有可能會被凍死。因此在雛鵝破殼之后,溫度要控制在30度左右。然后隨著雛鵝的生長,可逐漸降低溫度。還要注意控制好濕度,濕度過低的話,對雛鵝的生長也是非常不利的,但是濕度也不宜過高,一般控制在60%左右即可。最后要注意控制好養殖密度,不可養殖過密,否則容易出現雛鵝之間搶食,導致有些雛鵝吃得少甚至是吃不到,對其生長影響是非常大的。
            3、圈養育肥階段
                  仔鵝在主翼長出后(45日齡左右)轉入育肥期,經短期育肥,肉質得到改善,肥度增加,產肉量提高。
                  ⑴ 管理 :注意清潔衛生,場地與食槽必須保持清潔,定期消毒;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經常注意查看糞便,防止食欲減退和發生傳染病,嚴格剔除與及時處理病鵝,嚴禁使用殘效期長的藥品。注意鵝體衛生,隔日下半20分鐘以清潔鵝體。
                  ⑵ 飼喂:育肥鵝的日糧組成以高蛋白高能量為主。育肥期的日糧組成為:前期青料20%,精料50%,粗料(糠麩類)30%,后期青料10%,精料80%,粗料10%。要少量勤添,讓鵝吃飽,日夜供足飲水。
            4、疾病預防
                  在養鵝生產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做好預防工作可以使鵝群少生病,甚至不生病,減少藥物支出,降低成本,增強鵝體質,加強抗病力。搞好疾病預防工作主要抓以下幾個環節。
                  ⑴建立體質健壯的鵝群除要選擇優良、健壯的種鵝做種外,要加強鵝群的飼養管理,增強鵝群體質,提高鵝群對疾病的抵抗力。因為鵝群缺乏某些營養物質或營養不平衡時,生長發育受抑制,或發生營養性疾病,或降低體質。易導致其他疾病的發生。
                  ⑵搞好清潔衛生工作場地潮濕,最適宜病原菌的生存與發育,是產生疾病的策源地。因此,養鵝場地要保持排水良好,場地干燥。

            養鵝有什么禁忌

            1、鵝鴨混養
                  有的養殖戶往往會把鴨和鵝混在一起養殖,或者在鵝群里少放幾只鴨子。問到原因的時候,很多養戶都說這樣能夠預防疾病。其實恰恰相反。鴨的抵抗力不如鵝,疾病比較多,這樣混養很容易互相傳染疾病。
            2、沒水照樣養鵝
                  以前老話說得好:清水青草養肥鵝。但是現在有的鵝場,地上到處都是鵝糞,羽毛很臟,沒有水可以洗。有的人會說,一些先進的養鵝場也沒有水,不是也照樣養的很好嘛,關鍵是這些鵝場設備等各方面都很先進,普通農戶不能和它相比較,對于普通來說,還是因地制宜的好,以有活水為最佳。
            3、忽視防疫工作 
                  小鵝出生時抵抗能力很差,容易感染流感及其它疾病,因此主要靠接種疫苗來防止疾病的發生。很多人養鵝時會忽視它的防疫工作,或者胡亂使用藥物,有些養殖戶會把治療雞的方法用在鵝身上,這都是不正確的。 
            4、隨意用藥用量 
                  養鵝戶在發現鵝發病之后,要及時確診,對癥下藥,千萬不能夠隨意的去用藥,或者是盲目的加大使用的藥量,必須按照療程給鵝進行一定量的用藥。 
            5、溫度濕度大 
                  對于剛出生的鵝李碩,室內溫度過低,會造成生長緩慢,應保持在25°左右,等長大之后可保持在20℃左右,濕度一般是在65%左右,平時注意鵝舍內衛生,適當撒生石灰吸濕度,經常通風換氣。
            6、用草代替黑麥草
                  很多養鵝戶種植牧草代替黑麥草,養出來的鵝瘦弱而且羽毛不好看,容易發生啄癖。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一種動植物飼料上,應該多種植幾種牧草,做到營養豐富全面。

            春季農村養鵝要注意什么

            一、保證育雛溫度
                  育雛方式大致可分為地面墊草育雛和網上育雛,一般第一周育雛溫度要求32℃~28℃,以后每周降2℃。當地面平養使用保溫傘、保溫毯以及火炕育雛時主要調節好傘下、毯上炕面溫度,以達到雛鵝所需溫度即可?;\養多層育雛時,要注意上、中、下層溫度均衡,光照要充足。
            測定溫度應在室內不同角度、不同溫區分別掛溫度計(最好一處用干濕球溫度計),離熱源近處可取規定溫度的上限,低溫區可取規定溫度的下限。溫度計應掛在距育雛床5~10厘米左右處 (與雛鵝背部高度平行)。當雛鵝在預防接種或分轉群時,可暫時提高溫度2℃~3℃,并在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
            二、保持空氣新鮮
                  通常是在育雛室兩側或頂部分別留進氣孔和排氣孔,并裝活動門,白天氣溫高時適當開大,晚間氣溫低時,適當關小或關閉??傊?,以人進入鵝舍不感到刺眼或刺鼻為宜,注意進氣孔不要直接對著雛鵝,防止賊風侵入。
            三、飼喂方法
                  剛出殼的雛鵝,用切細的鮮嫩菜葉(或青草)放在手中誘食,如多數爭食即可開食。再用水盆盛水,調教飲水。飼喂時將菜葉(或飼料)均勻撒在塑料布上,讓其采食,每隔兩小時飼喂一次。從第三天起,改用料槽喂料,日喂5次,最后一次安排在晚上10點左右。6~10日齡,日喂5~8次。35日齡前應以放牧為主。在早晚氣溫較低時,鵝群的采食量大,可趕鵝到草質好、數量足、無污染的地方放牧,這樣可節省大量精料。一般以上午6~9時,下午6~8時放牧為宜。其余時間則可圈養。35~50日齡時要將鵝圈養,減少運動。飼養密度以每平方米5只為宜。每天按每只100~150克配合飼料與切細的青飼料混勻飼喂,配合飼料與青飼料按3∶7的比例混合成半干狀飼料喂給,供足飲水。51~60日齡時,每天用800克左右配合飼料喂5~6次。
            四、保持適宜濕度
                  實踐證明:濕度以65%為最適宜。適宜的濕度使雛鵝的水分蒸發與體熱散發比較容易,雛鵝感到舒服,其休息、食欲、活動良好,發育才能正常。雛鵝脫溫后,要及時放到室外活動吸收新鮮空氣,接受充足陽光。
            五、環境衛生
                  俗話說的好:養鵝無技巧,窩干食又飽。那么除了上面的四條因素外,還有就是環境衛生一定要搞好,這樣可以有效降低細菌性疾病暴發的風險。

            鵝什么時候可以下水

                  小鵝一出生就會游泳,但由于小鵝抵抗力比較差,最好是出生三個月后才下水游泳。

            小鵝飼養方法:
                  1、雛鵝出殼后第一次飲水稱“開水”或“潮口”。一般在雛鵝出殼后24小時~36小時,育雛室內有2/3雛鵝有啄食現象時“開水”?!伴_水”的水溫以25℃為宜,可用0.05%高錳酸鉀液或5%~10%葡萄糖水和含適量復合維生素B液的水?!伴_水”時輕輕將雛鵝頭按至水中蘸一下,讓其飲水即可。
                  2、小鵝禁忌油膩物,用洗凈切細而鮮嫩的青綠飼料拌上碎米喂10一15天,青料比例要多。
                  3、白天喂3—4次,晚上喂1—2次,并供給清潔飲水。
                  4、15天以后可全喂青料,晚上補喂糠、麩和少量包谷粉等精料。
                  5、冷水田、深水、積水陰溝及泥漿田均不宜放。
                  6、40天以前小鵝,要謹防雨淋,晚上防止打堆,并勤換窩棚墊草保持廄舍干燥、清潔。
                  7、60天的雛鵝,以放為主,一般不再補喂糠、麩。如果天熱可用細沙墊欄,以防過熱。如果用抱窩母鵝育雛,100只左右雛鵝,放3一4只母鵝和一只公鵝。公鵝能防敵害。

            雛鵝下水注意事項

            一、適時下水
                  一般4-5日齡后就可選擇晴朗的天氣將小鴨小鵝放在育雛室外的活動場地上運動,并讓雛鵝在淺水處自由下水、戲水,但不可強迫將雛鵝趕入水中。同時也切忌養到10多天后才下水。太晚下水必定濕毛,即使在溫暖的春、秋季也會導致感冒。
            二、時間不宜過長
                  第一次下水時間不宜過長,當部分雛鵝戲水一段時間后,可緩慢將雛鵝趕到運動場上采食,然后趕入室內,1.5-2小時后,再將雛鵝放入運動場讓其自由戲水,重復上述過程。這樣,第一天重復上述3-5次下水過程,第二天就可以自行下水。
            三、專人看管
                  第一次下水應有專人看管,防止濕毛的雛鵝被淹死,對于個別全身濕毛的雛鵝應及時烘干(夏天可在太陽下曬干);對于少量腹部或背部部分濕毛的雛鵝不必烘干。

            雛鵝如何飼養:
                  1、開食當天要全天供料,開食后頭三天可用和開食一樣的方法飼養即可,飼養量可以適當的增加,4日齡后可即可喂飽,第四日齡就可以逐漸的增加我們的飼料,第5日齡時可以全配料喂養。
                  2、雛鵝在前期喂養的時候,一般不要加一些蔬菜之類的食物,以飼料為主,因為飼料可以很好的促進雛鵝生長,而且可以讓雛鵝有更高的抵抗力。
                  3、雛鵝平時在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是否有拉稀的現象,如果出現拉稀的雛鵝,一定要及時喂藥,最好能夠與其他的雛鵝分開,從而避免其他雛鵝也跟著生病。
                  4、雛鵝在養殖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暖,因為雛鵝的抵抗力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差的,保暖可以讓其更好的生長起來,在早期保暖措施要做到位。

            鵝什么時候換毛

                  由于鵝的品種不同,第一次換毛的日齡有所差異。例如,萊川太雜交鵝,“交翅”日齡大約在55?60天。
                  羽毛的脫換變化過程受遺傳、環境和營養條件的影響。飼料中蛋白質含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到羽毛的生長和更換。 尤其是飼料中拿硫氨基酸數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到羽毛的生長發育。因為合成角蛋白主要靠含硫氨基酸,即胱氨酸和蛋氨酸。胱氨酸是角蛋白的主要成分,可直接參與角蛋白的合成。蛋氨酸可通過轉化成為胱氨酸而參與角蛋白的合成。在羽毛生長期間,胱氨酸應占總含硫氨基酸的54%左右。羽毛成熟后,胱氨酸的需求量可以下降。

            鵝換毛期間應注意:
                  1、換毛期間主人要防止小鵝啄毛,不然會影響羽毛的生長,可以多引導小鵝啄食,轉移它的注意力。
                  2、三個月左右小鵝的羽毛會逐漸長出來,主人需要給小鵝喂食蛋白質和氨基酸含量高的食物,促進羽毛的生長發育。
                  3、小鵝換毛期間鵝舍要保持通風,地面要及時打掃清理,可以鋪干草保持地面干燥,飲食也要合理搭配,種類要多,保證營養全面。如果小鵝一直不換毛,主人可以喂食羽毛粉等藥物以幫助鵝換毛。

            關聯標簽:
            国产欧美日韩激情视频一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无码网站,99久久久成人毛片无码,国产国语脏话对白免费视频,丰满熟女大屁股水多多